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拉特道情

达拉特道情是主要流传于达拉特旗沿黄河各乡镇的戏曲剧种,汲取了山西道情的表演技艺。山西道情随着近代“走西口”的人们流传到了达拉特旗,而山西道情戏中晋北道情是成戏最早的,它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晋北道情分为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达拉特道情的唱腔、曲牌与神池道情极为相似。

达拉特道情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旦、丑等行当齐全,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过由于它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吸收了地方小戏与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乐器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音乐婉转缠绵、节奏明快,曲调开朗而流畅,唱白多运用地方方言,艺术风格柔美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1955年山西神池人赵四毛眼在达拉特旗九区(现达旗白泥井)成立了达拉特旗第一道情团,全团人数达30人,绝大多数人员是当地招募而来,剧团最初以参加庙会居多,一年几乎都在外演出,靠自负盈亏维持生存,足迹踏遍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东胜县、土右旗等地。

 1966年文革破四旧运动,达拉特道情受到极大冲击,不能公开演出。

1983年,赵四毛眼的徒弟李果仙召集师兄弟和新学员们在树林召文化站将道情戏重新搬上舞台,在当时许多乡镇文化站文艺队和达拉特旗乌兰牧骑都演过道情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剧团因经费不足,人员流失严重,演出场次愈渐减少。 

2001年,出于对道情戏的热爱,以李果仙为代表的道情剧团的老艺人们自发组织道情艺术团,自筹资金购置乐器、道具等用品,恢复了道情戏演出,除了演《李大开店》、《老少换妻》等传统剧目外,还创作、移植演出了《茶瓶记》、《三家福》、《赶花轿》等一批新戏,这支民间道情艺术团队伍长期活跃在了达拉特旗的农村牧区和树林召各大广场,受到广大农牧民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欢迎。

达拉特道情在唱白上保留当地风格外,基本延续了晋北神池道情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表现手法,以其鲜活的艺术形态浓缩的保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